張家界新聞網(wǎng)3月15日訊(通訊員 屈澤清)“宋師傅在我們學校教我們吹嗩吶,我感到很好奇,第一個報名就去學了。感覺很好聽,很有意思。我想好好學習,希望能吹得像師傅一樣好。”五年級學生黎爽說道。“現(xiàn)在會吹嗩吶的人越來越少,我是嗩吶傳承人,我有責任把嗩吶藝術傳承到學校里面,讓更多的孩子接受到嗩吶的藝術教育,感受嗩吶的魅力,讓嗩吶代代延續(xù)下去。”宋師傅告訴筆者。
“百曲好唱,嗩吶難吹”。由于演奏嗩吶比較費氣,音越高耗的氣量也就越大,因此學習起來費時費力,尤其對于嬌弱的女孩子,要想吹響嗩吶都是件難事。但在武陵源天子山中心學校卻有這樣一群五年級的女學生對嗩吶情有獨鐘。
3月13日下午,學生已經(jīng)放學,走進武陵源區(qū)天子山中心學校,耳邊時不時傳來清脆悅耳的嗩吶聲,讓人是如癡如醉。原來是學校五年級的一群女生在圍著嗩吶師傅宋道炎在練習吹嗩吶。
學校近年來致力于傳承當?shù)孛耖g文化,通過開展“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活動,聘請了民間圍鼓藝人進校園為學生傳授圍鼓技藝,通過三個月的學習,十五名少年圍鼓班的學員們如今已熟練的掌握了十多個圍鼓詞的演練技巧,多次為上級領導匯報表演,并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湖南衛(wèi)視及張家界旅游頻道曾以《校園里的圍鼓老師》為題進行過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