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永定區(qū)大橋街道中心學校“娘子軍”
2013-04-17 09:16:14 來源:張家界新聞網 作者:佚名 閱讀:
愛生如子,她們是孩子的“編外媽媽”
育好人的關鍵是教師以愛為前提,語文組的女士們在不知不覺地將母愛移到了學生身上,讓他們健康生活,快樂成長。
組長龔道杰在母親辭世的前幾個小時還在和學生在一起暢談理想;趙平蘭老師丈夫患病,每年要住院幾次,但她一天也沒有離開過學生;李賽琴老師雖不是班主任,可她做的工作完全和班主任一樣,身患鼻炎、胄病,堅持帶病工作;向琪同學因病癡呆,常常做一些啼笑皆非、莫名其妙的事,趙老師從不放棄,像自己的孩子一樣耐心呵護;向紫嫣同學因癲癇病經常復發(fā),為讓她安全地讀好書,覃紅英老師專門在辦公室為她設置午睡、小憩專用沙發(fā)床;李汶同學下肢癱瘓,上學放學全靠輪椅往返,由于行動不便,羅文靜、田錦老師組織學生分批接送護理,六年如一日,風雨無阻……
團結協(xié)作,她們是學校最優(yōu)秀的團隊
“眾人拾柴火焰高”,語文組十八位女士最可貴之處,就是從不把榮辱看成是某一個人的事情,摒棄了狹隘的個人榮辱觀。她們在工作中集思廣益,形成合力。如歷次參加各項優(yōu)質課大賽或教學比武,語文教研組絕不是一人唱獨角戲,而是大家獻策,反復修改,凝聚團隊的智慧。當拿到獎杯的時候,她們當中的每個人都會因為軍功章里有“我”的一份汗水而高興,當與獎杯失之交臂的時候都會因為自己的過失而自責。她們在近幾年時間里取得了十分優(yōu)秀的成績:教學比武中,肖敏老師在2012年執(zhí)教的《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獲省級“德育精品課”獎;覃紅英老師獲永定區(qū)聽評課大賽一等獎;龔道杰等老師被評為永定區(qū)優(yōu)秀班主任。肖敏、樊娟、吳瓊、李賽琴、楊春雪等教師的教育教學論文曾多篇榮獲省級一、二等獎;羅文靜、龔銀環(huán)、張嬋、余雙等十多位老師的論文分別獲市區(qū)一等獎。從2007年開始,學校連續(xù)榮獲永定區(qū)教育局小六調考一等獎;2010年學校榮獲國家教育部“全國科研先進單位”榮譽稱號。從2007年以來,學校多次榮獲永定區(qū)教育局全面工作一等獎,2011、2012連續(xù)兩年被評為永定區(qū)課改先進單位、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工會工作先進單位……琳瑯滿目的獎牌,為學校增添了無限的光彩,這些榮耀無不凝聚著語文教研組十八朵金花智慧的結晶和辛勤的汗水。 (作者系永定區(qū)大橋中心學校教師)
返回欄目[責任編輯:張家界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