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設備突然異常,飛機無法對準跑道降落。近日,在長沙飛溫州的航班中,一架飛機就發(fā)生了如此驚心動魄的一幕。緊要關頭,機組人員發(fā)現(xiàn),原來是飛機上一名湖南旅客手機響起了鬧鈴,影響了飛機信號,使得眾人虛驚一場。
機組
疑為手機信號干擾
4月23日,一名實名認證為民航飛行員的網(wǎng)友@歡樂的云端之上 在新浪微博上報料,當日下午,長沙飛溫州的MU2641航班,準備在溫州的21號跑道降落,一名旅客掏出手機接電話,導致飛機的導航設備受到嚴重干擾,機組不得不拉升復飛。后查明原因,控制該旅客手機,飛機終于安全落地,落地后將旅客交給公安調查處理。
昨日,記者了解到,MU2641航班是中國東方航空公司的航班。東航方面證實,確實是手機干擾了該航班降落。該航班每天下午1時45分從長沙黃花機場起飛,下午3時抵達溫州永強機場。在發(fā)現(xiàn)MU2641航班上有旅客疑似影響降落后,當日下午3時40分,機場指揮中心向溫州永強機場派出所報警。
“當時懷疑是乘客手機信號干擾。”溫州空管站孫姓工作人員介紹,飛機在降落時,導航設備接收信號顯示異常,五邊進近(指飛機降落對準跑道貼地飛行過程中,需從5個角度對牢跑道)不穩(wěn)定,機身的中軸線一直無法對準機場跑道。當時機組人員在排查異常信號源時,發(fā)現(xiàn)機上一名乘客的手機恰好響起。機組人員懷疑正是手機信號干擾了設備正常運行,當即讓該名乘客關閉手機。
之后,機組讓飛機爬高重新調整飛行姿態(tài),并再次執(zhí)行降落程序,在延誤近20分鐘后,飛機安全著陸。
乘客
鬧鐘讓手機自動開機
昨日,記者聯(lián)系上了當時在溫州永強機場派出所值班民警張警官。張警官介紹,這位乘客姓田,男,湖南人,1982年出生。接警后,他們迅速趕到機場。“我們登上飛機時,機組人員正對這名乘客進行批評教育。”
對于被認定影響飛機降落,田先生覺得委屈。他說,自己上飛機后便關閉了手機,但他沒注意手機設置了鬧鐘,飛機降落時鬧鐘恰好響了。
田先生說,感覺到手機響后,他第一時間把手機關閉了。只是這時飛機信號正好受到了干擾,機組人員聽到鬧鐘聲音后,誤以為是來電鈴聲,因此認定干擾因素是他的手機造成的,于是向地面通報了這個情況。
“他手機飛行過程中沒有通話和短信記錄。”張警官說,在調取田姓乘客的手機通話記錄后,證實他在飛機飛行過程中手機呼入和呼出記錄均為空白,也沒有任何短信記錄。
“也不一定是手機的原因。”張警官說,飛機受干擾的因素有很多,也有可能是地面干擾,而機組方面也無法提供證據(jù)證明一定是手機的原因。鑒于沒有大的危害后果,機組人員對田姓乘客進行了批評教育,事后,田姓乘客也寫了份書面檢討向機組人員賠禮道歉。
飛機起飛降落時有“黑色13分鐘”
南航湖南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整個飛行過程中,起飛和降落是最敏感的時段。飛機起飛時6分鐘和降落時7分鐘,稱為“黑色13分鐘”。在此過程中,飛機儀表設備要同時接受地面航向臺、信標臺等引導信號,保持規(guī)定的飛行數(shù)據(jù)。一旦出現(xiàn)其他干擾,和塔臺失去聯(lián)系,飛行員就很難在短時間內控制飛機,航向、高度稍有偏差,可能沖出跑道造成事故。
我國2009年開始執(zhí)行的《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審定規(guī)則》明確規(guī)定,從飛機開始飛行到關閉艙門時刻起,至結束飛行打開艙門時刻止,乘客不得開啟和使用干擾航空器正常飛行的主動發(fā)射無線電信號的便攜式電子設備,這些電子設備包括手機、對講機等。而對于“在飛機上使用便攜式電子設備,影響飛機起降安全的”處以2000元罰款。如果乘客行為造成嚴重后果的話,可以“危害公共安全罪”予以刑事追責。
手機飛行模式也不可靠
許多手機上都有”飛行模式”,但南航湖南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建議,為安全起見,乘客登機后還是關閉手機較為妥當。目前民航部門尚未對手機“飛行模式”的安全性進行認證,所謂“飛行模式”其實是手機銷售商的一種營銷噱頭。有事實證明,處于“飛行模式”的手機仍能產(chǎn)生一定的電磁波。
國外少數(shù)航空公司的飛機安裝了特殊機載設備,允許使用手機,但在其安全演示中也明確,起飛和降落階段旅客必須關機。
目前,國航部分航班為乘客提供免費wifi業(yè)務,但這種網(wǎng)絡只針對空中局域網(wǎng),并沒有與地面網(wǎng)絡連通,也就是說這個信號是在飛機可以掌控的范圍內,并不是外來干擾。
03年到09年至少75起空難可能和手機等信號干擾有關
2011年國際航協(xié)的一份報告顯示,2003年至2009年,根據(jù)125家航空公司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至少75起航空事故可能與乘客手機或其他電子設備的信號干擾有一定聯(lián)系。也就是說,飛機上的操縱系統(tǒng)、導航系統(tǒng)、驅動系統(tǒng)、起落裝置及通信工具,的確會受到電子產(chǎn)品的嚴重影響。
公開資料顯示,雖然至今還沒有直接的證據(jù)表明手機可以引發(fā)空難,但是飛行員的飛行數(shù)據(jù)記錄了大量因乘客使用手機造成導航和控制系統(tǒng)受到影響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