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慈利縣、石門縣、桑植縣三縣交界處,群山環(huán)抱著一個年輕的邊陲小鎮(zhèn)—三合鎮(zhèn)。這里是慈利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關口。
風雨中的抗疫戰(zhàn)士
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隨著疫情的蔓延,他的身影更加頻繁的出現(xiàn)在三合鎮(zhèn)各個角落。為了避免人員流動造成的交叉感染,不少村民自發(fā)設置卡點,對重要道路采取物理隔離。作為分管交通的副鎮(zhèn)長,他嚴格落實上級要求,一次次與村民溝通,號召黨員站崗值守,既有效隔離了病毒,也成功打開了生命通道。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2019年2月,鳳鶴山村迎來新書記。時任鳳鶴山村黨支部書記因身體原因辭職,而當時的鳳鶴山村正處于決戰(zhàn)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唐植忠同志主動向黨委和政府申請,前去主持工作。小村只有800余人,卻有著將近三分之一的貧困人口,交通不暢、產業(yè)落后、安全飲水沒保障……迎接他的,不是村民的熱情,而是紛繁復雜的信訪輿情。這遠遠超乎他的想象,但很快便理順了思路,全身心投入到新的角色中。
挨家挨戶走訪,全面掌握情況;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打通斷頭路,引來甘甜水。為了壯大村集體經濟,他帶著村“兩委”班子,先后前往楊柳鋪鄉(xiāng)、巖泊渡鎮(zhèn)等地考察蜜蜂養(yǎng)殖項目,引進的蜜蜂出現(xiàn)了嚴重“水土不服”,項目失敗了,他不辭辛苦,再次帶隊考察。如今,項目僅實施半年已受益5萬元。蜜蜂、茶葉、野豬三大產業(yè)助力村集體經濟,12.79平方公里的“撂荒地”逐漸變成了“聚寶盆”,2019年,全村集體經濟達10萬元以上。
“要么不做,要么做好。”這是他對自己的要求,也是一位共產黨員的拳拳之心。
心懷大愛,自成風景
在唐植忠身上,閃爍著一種“大美”之光。
2019年4月底,村輔警的妻子身患重病,彌留之際她想回廣西老家看看。但因治病早已花光了家中積蓄,拿不出足額路費的夫婦倆,遲遲沒有出發(fā)。唐植忠同志得知此事后,馬上聯(lián)系到該輔警,以個人名義借給了他5000元現(xiàn)金,并囑咐道“安心陪妻子回老家吧,一切有我?!?/p>
身為村里的大家長,他總是無聲地傳遞著責任、溫暖和力量。
村民王汝建因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導致家庭貧困,他向村里提出申請低保,但因為診斷證明、殘疾證等資料不全審核無法通過,唐植忠同志就親自帶著他到縣醫(yī)院進行檢查,東奔西跑的補齊了所有手續(xù)。
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一個人堅守,一群人心安
今年,唐植忠同志在這片土地上工作已有30個年頭。30載歲月悠悠,這片貧瘠的土地實現(xiàn)了跨越式發(fā)展,茶葉之鄉(xiāng)綻放著獨特魅力,從村干部到鎮(zhèn)干部,當年意氣風發(fā)的小伙子已有零星白發(fā),這巨大的變化背后,唯一不變的是他無言耕耘、無私奉獻、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