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穿著戲服、扮成“包公”的男子在地鐵1號線車廂內與人爭吵。爭吵過程的視頻和圖片被傳上網后,不少營銷賬號轉載,多名網友質疑此事為商業(yè)炒作,同時建議相關管理部門,應該限制奇裝異服的人進地鐵。
據目擊者稱,昨天下午1時許,地鐵1號線車廂內出現一名男乘客,著包公戲服、化著黑白臉譜,對面一女子大聲叱責這名男子,稱他弄臟了自己白色的衣服。視頻中,女子指著自己上身的衣服說,“我現在要去見人,這怎么辦啊?”可在視頻中,男子明顯比女子高很多,不知他臉部的油彩是如何弄到女子衣服上去的。
這對男女爭吵過程中,周圍不少人用手機拍照、錄像。兩人在爭吵時,扮演包公的男子突然還用唱戲時的腔調,對女子來了一句:“別碰我的月亮啊,這是我的代表。”視頻顯示,“包公”一直在向白衣女子道歉,說自己為了趕場才穿成這樣坐地鐵。有目擊者稱,爭吵幾分鐘后,男子最終沒有賠錢,白衣女子下車后,“包公”過了一會兒也下了車。
看完整段視頻后,多名網友質疑這對男女炒作的痕跡比較重。也有網友質疑地鐵方監(jiān)管不力,不應讓穿著奇裝異服的乘客上車。
今年5月,新制定的《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條例》實施后,北京市交通執(zhí)法總隊相關負責人曾說,“奇裝異服”的問題沒有明確禁止,畢竟何為“奇裝異服”,各人的眼光都不同。但如果“奇裝異服”會造成其他人的驚恐,那就影響到安全秩序了,遇到這樣的情況,地鐵管理人員應該上前勸阻。
地鐵站內的工作人員也稱,雖然沒有明文規(guī)定禁止著奇裝異服的乘客上車,但為了地鐵的安全秩序,若是成批著奇裝異服的人上地鐵,工作人員會給予特別關注,也會詳細問明原因,必要情況下禁止他們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