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新聞網5月4日訊 (記者 滕子偉 通訊員 羅啟平 聶鐵峰)近日,記者從永定區(qū)人社局了解到,永定區(qū)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方案于4月份開始啟動,2013年7月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將享受到應有的社會保障待遇。
據(jù)永定區(qū)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工作方案明確了其保障范圍:原在集體經濟組織依法享有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承包了集體土地。承包的集體土地被國家依法征收為國有土地,私自出讓的不計算在內。以家庭為單位,原承包土地人員人均現(xiàn)有土地面積少于0.2畝等三個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納入社會保障范圍。
5月3日,記者在永定區(qū)西溪坪街道辦事處勞動保障站了解到,該街道辦事處于5月2日召開了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會議,標志著轄區(qū)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已將全面展開。
"落實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既是一項民生工程,也是一項惠民工程,以前政府對被征地農民實行一次性貨幣補貼,農民手里有了大量現(xiàn)金,卻不知道怎樣理財,我們社區(qū)有的農民買好車、買商品房,有的還染上了賭博的惡習,用于以后生活的錢花完了,甚至還借了很多債,農民一夜暴富,又一夜返貧,這種‘財富過山車’式的生活引起社會擔憂?,F(xiàn)在出臺了《永定區(qū)被征地失地農民就業(yè)培訓和養(yǎng)老生活保障實施辦法(試行)》及被征地農民參加社會保險工作的正式啟動,無疑是給我們被征地農民的一張‘長期飯票’,它既保障了被征地農民當前的生活,也保障了失去土地后子孫后代的生計。因此,我們應該積極響應號召,發(fā)動群眾,支持配合好政府做好此項工作。”胡家河社區(qū)周洪泉書記無限感慨的告訴記者。
永定區(qū)人社局工作人員提醒廣大市民,符合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的市民應注意以下幾項。
申報登記時間為2013年5月。符合參保條件的被征地農民在自愿的基礎上提出參保書面申請,攜帶戶口本、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身份證等到村(居)委會進行申報登記,填寫《被征地農民保障對象審批表》;由所在村(居)委會對申請人員資格進行初審,對符合被征地農民條件的,村、居委會將相關資料上報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審核,同時在被征地社區(qū)或村民小組進行第一次公示,公示5日期滿無異議的,將公示及反饋意見上報鄉(xiāng)鎮(zhèn)、街道辦事處。
資料審核時間為2013年6月。鄉(xiāng)鎮(zhèn)、街道辦事處組織專門人員對申請人的承包耕地人員和面積、被征土地面積、人均剩余土地面積進行認真審核。將審核結果進行二次公示,公示5日期滿后無異議的,7個工作日內報經管、國土資源、公安部門審核;經管部門審核確認原承包耕地人員、原承包耕地面積、現(xiàn)承包耕地人員、現(xiàn)承包耕地面積情況,在7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國土資源部門負責審核被征地項目及征地時間、征地面積情況,在7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公安部門負責審核被征地農民的身份信息、戶口性質等戶籍信息,在7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并。
確認公示時間為2013年6月30日前。區(qū)人社局根據(jù)各相關部門的審核意見,初步確定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人員名單,并進行第三次公示,公示期5天,同時,區(qū)人社局將被征地農民名單在區(qū)政府網站進行公示。
待遇核發(fā)時間為2013年7月。鄉(xiāng)鎮(zhèn)、街道辦事處將第三次公示結果報區(qū)人社局,將《審批表》和《被征地農民花名冊》及公示相關材料報區(qū)新農保局辦理參保登記手續(xù),為被征地農民辦理《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登記證》,被征地農民憑《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登記證》按政策享受社會保險補貼或養(yǎng)老生活保障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