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央行于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400億元的逆回購操作,其中7天期的200億元,中標利率3.35%;14天期的200億元,中標利率3.5%。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亦連續(xù)第二周凈回籠實現(xiàn)靈活調控。而14天及七天期逆回購利率的先後下調,與當前資金狀況相符,分析稱,這也體現(xiàn)出央行欲通過逆回購引導市場利率下行,支撐實體經濟的意圖。
本周央行共進行1350億元人民幣逆回購,滾動操作已持續(xù)11周,期限包括七天和14天,當周凈回籠520億元。周二進行的950億元逆回購中,14天中標利率小跌5個基點(bp)至3.50%,七天期利率持穩(wěn)在3.40%;而周四進行的400億元逆回購中,七天品種利率亦打破兩周穩(wěn)勢,下跌5bp至3.35%,14天則持穩(wěn)於3.50%。
據路透報道,分析人士表示,連續(xù)的貨幣政策并未能讓中國經濟徹底擺脫困局,政策的運用又受到通脹、房價反彈等因素的掣肘。不過,9月素來是資金需求的集中期,金融機構面臨季末考核、長假備付雙重夾擊。加之當月公開市場到期資金量驟減,而逆回購操作陸續(xù)到期,再度降準不無可能。
國海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鄒璐指出,“考慮到季末及十一節(jié)日來臨,估計資金面仍將趨於緊張。我們認為一方面央行還會繼續(xù)實施逆回購操作,而十一前不排除降準50BP(基點)的可能。”
大連銀行資金運營部研究員陳田亦表示,貨幣政策有一定的滯後性,此前央行一個月內兩度降息,引發(fā)市場對於寬松貨幣政策樂觀預期。但央行需觀察各項指標,并綜合評價政策工具的效果後,才能進一步確定後續(xù)政策措施。而9月底資金面壓力有增無減,若經濟指標仍不理想,可能觸動央行調降存款準備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