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影视_日本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_91看片国产精品

    <menu id="2enbd"></menu>

    <bdo id="2enbd"></bdo>
    <style id="2enbd"></style>
      <label id="2enbd"></label>
      <dfn id="2enbd"><b id="2enbd"></b></dfn>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頻道 > 張家界新聞

      【學先進 敢擔當 作表率】呂瀅:無悔的選擇

      2020-07-15 10:50:42  來源:掌上張家界  作者:記者 王妍 實習生 李玉華  閱讀: 張家界日報社微信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市人民醫(yī)院小兒重癥監(jiān)護科護士長呂瀅,主動寫下請戰(zhàn)書,申請援鄂。2月15日,她與其他19名隊員一起踏上征途,奔赴戰(zhàn)疫一線。

        艱難險阻,擋不住逆行的腳步

        01

        載著援鄂醫(yī)療隊的大巴車駛入武漢,尚未融化的積雪覆蓋著大地,黃昏時節(jié)的街頭一片寂寥??吹酱饲榇司?,呂瀅和其他隊員一樣,內心稍顯緊張但也更加堅定。
        經過五天的培訓,張家界援鄂醫(yī)療組正式進入黃陂方艙醫(yī)院工作。兩層隔離衣、一層防護服、兩層鞋套、N95、護目鏡把她們裹得嚴嚴實實、密不透風。
        “衣服完全不透氣,我們很多次還在穿戴的時候,里面的衣服就已經汗?jié)窳?。”呂瀅告訴記者,當時方艙醫(yī)院里開著20來度的空調,而她們每次穿著這樣厚重的衣服一穿就是8個小時。
        “其他物資倒是不缺,我們就是缺鞋套。”呂瀅說,由于鞋套物資緊張,大家不得不用垃圾袋來代替?!袄ㄒ坏娜秉c就是在走路的時候會發(fā)出聲響,大家就集體把鞋套攢到晚上用,好讓病友們睡個好覺。”
        “我們的護目鏡和口罩箍得很緊,腦袋漲得疼,臉上也會壓出很深的印子?!薄皣L試很多方法,護目鏡還是會起霧……”
        抗“疫”中,困難很多,但她們從未想過放棄,累了就去角落蹲會兒,倦了就互相加油鼓氣,病了也咬牙堅持。她們沒有豪言壯語,只有一份堅持和誓要戰(zhàn)勝疫情的決心。
        呂瀅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也是一個從事醫(yī)護工作17年,擁有重癥監(jiān)護經驗的護士,我比任何人都有理由扛起這份責任?!?/span>

        默默奉獻,以愛心暖人心

        02

        在黃陂方艙醫(yī)院的17天,呂瀅擔任B艙護士長,除后勤管理工作外,她也忙碌在臨床一線。
        “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一名中年患者剛進方艙時情緒非常焦慮,害怕自己不能康復,還擔心出院后復發(fā)進而傳染給愛人、孩子?!眳螢]在得知情況后,立即召集護理人員討論并制定心理輔導方案,要求每位當班護士對他重點觀察并實行心理干預、疏導。慢慢的,患者情緒得到緩解,病情也逐漸好轉。
        “平日里,除了完成工作任務,我們會主動和病友拉家常,幫助舒緩心結,一起吶喊加油。”為穩(wěn)定患者情緒,呂瀅帶領隊員們把桑植民歌、永定陽戲、張家界風景、張家界故事分享給大家,用她們的關愛讓病友重拾信心。“別看這些平??雌饋砗茌p松的事情,對于穿著全套防護裝備,正常呼吸都困難的醫(yī)護而言無異于‘極限挑戰(zhàn)’,但每當看到病友臉上露出難得的笑容,我們內心就會覺得很值得。”
        此外,呂瀅同援鄂醫(yī)療隊隊長還組織成立了援鄂醫(yī)療隊臨時黨支部及病友志愿者服務隊,開展“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活動,把優(yōu)質護理、6S管理帶進方艙,完善了方艙護理管理,有效緩解艙內醫(yī)護人員不足的問題。

        “讓我最為感動的從來都不是所謂的‘英雄’稱號,而是患者的每一句‘謝謝’,每一個微笑。這都是對我付出的肯定與認可?!?/span>

        未曾告別,有憾但無悔

        03

        去年7月,呂瀅父親因罹患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住院,而作為重癥監(jiān)護科護士的呂瀅不僅工作繁忙,還有兩個孩子需要照顧,平日里只有自己的姐姐和母親照看父親。
        2月15日上午,呂瀅剛好抽出時間陪護父親,不久后又接到了醫(yī)院的出征通知,父親當即寬慰她:“武漢疫情嚴重,你是重癥護理的專業(yè)人員,你應該去,不用擔心我!”行色匆忙,呂瀅沒有同父親好好告別,便簡單收拾行李奔赴一線。
        4月1日,結束隔離的呂瀅本想著和家人一起吃頓團圓飯,卻沒想到剛踏進家門就得知父親病情惡化正在醫(yī)院搶救的消息。她急匆匆地趕往醫(yī)院,卻還是晚了一步。
        父親不善言辭,呂瀅馳援武漢期間,在僅有的幾次視頻通話中,她也未曾和父親交流過。出征前父親對她的激勵成了父女間最后一次對話。
        呂瀅說,自己從事醫(yī)護工作十幾年,護理過無數患者,卻沒能守護好自己的父親,這是平生最大的遺憾。
        “但如果讓我再做一次選擇,我還是會聽父親的?!保?/span>記者 王妍 實習生 李玉華)




        返回欄目[責任編輯:張家界新聞網]

      舉報此信息
      進入張家界新聞網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