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新聞網11月24日訊(通訊員 吳海霞 王渝 張玲)為切實做好我市“國培計劃(2024)”張家界市小學數學骨干教師數字化應用能力提升工作,全面提高項目成員的信息化素養(yǎng)與教育教學專業(yè)能力,充分發(fā)揮項目成員骨干教師的引領輻射作用,帶動全市小學數學教學研究工作的整體發(fā)展,小學數學(A0911)工作坊于11月18日——22日舉行了以“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數字賦能教與學”為主題的第二次集中培訓研修活動。
本次活動聚焦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小學數學的教育改革,通過送教送培、專家講座、課件大賽、工作坊成員成長案例分享等多種形式,為全市小學數學教師提供了一場教育教學的盛宴,進一步推動了數學教育質量的提升。
送教送培,深耕基層教育土壤。本次工作坊的送教送培活動,不再是簡單的教學示范,而是深入到基層學校的課堂中,與一線教師共同探討教學難題,尋找解決方案。通過這種沉浸式幫扶,優(yōu)秀教師的經驗和智慧得以在基層生根發(fā)芽,為提升基層教育質量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次送教送培活動參加人員多、覆蓋面廣,21堂示范課分散在張家界市兩區(qū)兩縣的7所學校,其中桑植縣教研室李劍副主任、正高級教師張金貴也為大家送上了精彩的示范課。
專家講座,引領教育思想前沿。在工作坊活動中,張家界市教育科學院副院長甄臘春、永定區(qū)電教站符松林站長、永定區(qū)教研室副主任陳琪、桑植縣教研室李劍副主任和武陵源區(qū)教研室劉凡學主任做了有深度的講座。她們不僅分析了當前小學數學教育的現狀和挑戰(zhàn),還就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如何實現個性化教學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此次講座既有理論的高度,又有實踐的深度;既有工作的思考,又有整體的謀劃;既有科學的分析,又有精準的判斷;既有全局的駕馭,又有具體的指導,這些前沿的教育理念為教師們指明了教育教學的新方向。
課件大賽,展現教師創(chuàng)新精神。課件大賽環(huán)節(jié),教師們以信息化數字能力提升為核心,以實用為目標,設計出了一系列既符合課程標準,又獨具匠心的數學課件。這些課件不僅體現了教師們對數學知識的深刻理解,更展現了他們在教學手段上的創(chuàng)新精神。大賽評選出的優(yōu)秀課件,將成為我市數學教學資源庫的重要組成部分。
成長案例分享,挖掘教師內生動力。工作坊成員的成長案例分享,是本次活動的一大亮點。教師們通過分享自己在工作坊的成長故事,不僅展現了個人專業(yè)發(fā)展的心路歷程,也顯示出教育的溫度和力量,激勵廣大教師不斷自我提升的生動教材。
活動最后,工作坊坊主張家界市教育科學院副院長甄臘春做了活動總結。甄院長希望工作坊能夠成為張家界市小學數學教育改革的先鋒隊。要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探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為提升全市乃至更廣范圍內的數學教育質量做出貢獻。希望工作坊能夠成為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搖籃,老師們要保持學習的熱情,不斷充實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教學技能;要勇于創(chuàng)新,將新的教育理念和技術應用于實際教學中;要相互支持,共同成長,讓我們這個團隊成為一支充滿活力和戰(zhàn)斗力的隊伍。
本次A0911小學數學工作坊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提升了我市小學數學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也為深化數學教育改革積累了寶貴經驗。工作坊成員將持續(xù)推動數學教學與數字化深度融合,讓先進的技術成為激發(fā)學生數學思維、提升教學質量的有力武器。相信在骨干教師們的引領下,小學數學教育數字化之路將越走越寬廣,為培育適應新時代需求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